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吴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始终把服务强军备战打仗、密切军地联系作为双拥重点,把打造双拥品牌,挖掘典型资源,拓展拥军路径作为双拥工作重要载体,全力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吴忠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你好,双拥模范城”全媒体宣传活动在吴忠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采风小组先后深入吴忠各县区挖掘拥军优属故事,前往驻地部队报道拥政爱民做法。中国退役军人、新时代中国双拥、宁夏退役军人等平台对点亮仪式现场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宁夏日报、宁夏广播电视台、《共产党人》杂志等30多家媒体对吴忠市的双拥工作进行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现了吴忠市双拥工作的累累硕果。
一、创新打造品牌,把拥军阵地“建起来”
积极创新崇军方式,打造社会化拥军网络服务平台,拓展“互联网+双拥”阵地,推广社会崇军行动网络链接,织密全域“崇军网”,利用新媒体发展崇军合作单位3000余家,引导各行各业为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待遇、优惠价格“崇军大礼包”,擦亮“崇军行动”品牌。印发《吴忠市进一步做好宁夏“崇军行动”工作实施方案》,逐步规范和指导崇军合作单位履行承诺,通过悬挂“崇军合作单位”牌匾亮身份、公布合作单位优惠清单、“星级评定”和新媒体宣传推送等方式,提升崇军合作单位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激发起全社会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热情和动力,激励和带动更多社会组织加入崇军行列,构建社会拥军优属大格局。
二、注重宣教引领,把思想共识“聚起来”
军地深入学习宣传落实《关于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意见》,推动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全方位开展。军分区投入30万元帮助“朝阳少年军校”完善国防阵地和教育平台、利通区打造郭家桥乡顾金海少年军校,全市中小学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创新开展国防教育,各县(市、区)人武部投入9.3万元支持辖区学校国防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爱国意识。开展百场国防形势报告会,邀请国防大学教授、军分区领导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等为驻地干部群众进行国防形势报告。军分区主要领导为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讲党课,使广大干部受到深层次多形式教育。市双拥办协调西藏阿里边防连与朝阳少年军校、利通区第九小学师生视频连线,举办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军地联合培育了国防教育中心、雪枫旅军史馆、党史初心馆等双拥示范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每年有10余万人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培树家国情怀。
三、拓展崇军合作,把拥军实事“办起来”
吴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市工商联、商务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发出协助函,组织诚实守信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社会名誉度高、运行状态佳的社会组织、企业、商户等崇军合作单位签订协议书和承诺书,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商户等提供优质、优先、优惠服务,激发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发展。吴忠市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优惠商家涵盖交通、文娱、商超、餐饮、娱乐、农旅、住宿、医疗等不同行业领域。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机制,累计为20525户悬挂了光荣牌。市、县两级政府领导主动参加征兵工作、新兵入伍欢送等活动,及时为247名现役军人发立功受奖送喜报,发放奖金近30万元,积极营造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党政军领导带头节日慰问部队官兵300余次、优抚对象和困难退役军人2万余人次,投入慰问资金1500余万元。开展“情系戍边官兵”专项慰问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干部、学生为戍边官兵制作贺卡、手抄报、慰问信7000余份,寄送慰问大礼包1950余份,慰问戍边连队物资75万元,市委、市政府的《致边防官兵的慰问信》、家乡味道的“慰问礼包”和部队官兵的《感谢信》及礼物,让一座城与一个边防连队的特殊缘分鱼水情更深,慰问活动成效显著。全市累计慰问535名吴忠籍戍边官兵,发放慰问金80.6万元,吴忠人民的问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卫国戍边的信念,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更足。
四、强化军地合力,把政策落实“暖起来”
深入宣传贯彻《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规政策,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严格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政策和军人子女、烈士遗属优先择校等优惠政策。以“直通车”“绿色通道”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连续实现军休、军转、退役安置率等六个100%,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积极解决188名驻吴部队官兵子女入托入学,协调解决9名随军家属工作调动事宜,圆满完成53名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退出消防员、军休人员等安置任务,完善安置后续服务保障长效机制。推进重点问题领导包案、重点对象“一对一”包联、重大事项“一案一专班”,推动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落细落实。受理退役军人来访1810批2546人次,解决了1978年以来的765名退役士兵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发放安置资金3413万元。出台了《关于理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不在编退役军人劳动报酬的意见》,解决了65名退役士兵工资待遇不一问题,市县乡村四级包联的323名退役军人已全部化解。军人、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全面维护,退役军人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