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吴忠信息 > 政府信息

吴忠市全力以赴化解“办证难”推动“民声”落到“民生”

时间:2023-03-30 来源:吴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吴忠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把解决不动产登记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搭建“1+1+N+X问题处理平台,全力以赴推动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问题,累计已打通登记办证渠道36个小区4465套房屋,化解率达53.9%,已办理不动产登记证2045本,办理率24.2%,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是建立一本问题台账,推本溯源、精细分类。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项目涉及土地征收、建设手续、工程验收、税费缴纳等问题,时间跨度长、叠加问题杂、处理难度大。为准确掌握问题底数,吴忠市全面梳理群众在12345热线、信访平台等反映的“办证难”问题,动员社区“网格员”下沉群众家中,深入了解办证情况,逐户登记房产信息、住户信息以及未能办理的具体原因,累计查明市区共有45个小区8438套房屋未办理房屋不动产登记证。建立问题台账,深入推本溯源,细化分类开发建设主体灭失、用地手续不完善、欠缴土地出让价款及相关税费、未进行规划核实、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等9种问题类型,切实找准了问题根源、矛盾困难、症结枷锁。

二是组建一个联合专班,协同发力、高效推进。成立吴忠市解决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领导小组,从全市相关部门抽调政策熟悉、业务熟练、纪律性强、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13名,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健全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专项调度机制,盯紧盯实、一抓到底,着力构建“政府主策、部门联动、专班推进”的处置机制,确保化解工作全面落实、全部到位。组织住建、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先后2次赴外省市学习“办证难”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吴忠市解决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定期限、定责任、定任务,明确在2023年6月底前“办证难”化解率达到50%、10月底前达到70%,12月底前实现应化尽化。

三是细化多项化解措施,分类施策、多路并进。坚持尊重历史、证缴分离、分类处置、违法必究原则,针对9类问题制定23项处理措施,配套制定《吴忠市办证难实施流程及其操作细则》,穷尽硬措施”、打通“肠梗阻”、化解“办证难”。针对安置房、棚改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综合采取补办划拨用地手续、规范二次交易补交土地出让金、补办房屋全额发票等方式,累计为困难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451本。针对商品房开发小区,督促相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完善土地手续、建设手续、补缴税费等,组织土地规划、质量监督、消防审查、园林绿化开展联合验收,督促建设单位整改达标,全力打通办证通道,已累计完成办证1594套。针对新建房屋工程,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实行“审管联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从源头防范“办证难”问题的发生。

四是搭建多处绿色平台,靠前作为、便民惠民。组织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动员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各居民小区,面对面”宣传讲解办理流程、相关政策,在住宅小区公告栏对已打通办证路径的房屋进行公示公告,在政务大厅设立“历史遗留项目办证专窗”绿色通道,专门受理群众办证申请,为群众提供更为贴心暖心的办证服务。坚持将登记咨询和免费代办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在矛盾需求突出的小区,合理设置为民办实事全程代办点,就近为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彻底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入李园材机、朝阳小区、材机厂棚户区等小区,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开展办证服务,累计为16户老年人、残障人士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书,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