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吴忠市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镇集群,先后争取到全区20个重点镇中的7个,成为全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累计争取建设资金3.36亿元,为全市集镇发展建设蓄积能量、增添动力。
一是找准区位“坐标”,高标规划。将重点镇建设标准嵌入乡镇建设规划中,紧盯金积—峡口—青铜峡镇、太阳山—惠安堡、韦州—下马关—预旺3个区域中心城镇群一体化规划建设,充分体现生态性、特色性、地域性,做到“一镇一品、一村一景”,有效杜绝“千村一面”现象。其中:“金积—峡口—青铜峡镇”中心镇群坚持“依托工业、服务工业”的发展定位,依托既有绿色食品加工和纺织产业优势资源,拓展商贸流通和生产性服务业;“太阳山—惠安堡”中心镇群,坚持“做强工业、带动农商”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为集工业物流、金融、商贸为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韦州—下马关”中心镇群,坚持“提升服务、高质高效”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区域农特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电商示范镇。
二是把稳建设“船舵”,高效申报。聘请区内外专家组建评审专班,深入各乡镇、村(社区)调研摸底、现场查勘,分析研判村镇发展现状,细化规划编制,优化建设方案,全力推进重点城镇项目申报。利通区金银滩镇、同心县韦州镇被列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计划,盐池县大水坑镇列入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培育计划。2021年,利通区金积镇、红寺堡区大河乡、盐池县高沙窝镇、同心县预旺镇入围全区重点小城镇建设目录;2022年,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心县下马关镇、利通区郭家桥乡再次入围重点小城镇建设目录,每乡镇每年获得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连续补助3年,累计争取到项目资金3.36亿元。同时,2021年争取到全区美丽村庄13个,每村每年获得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连续补助2年,累计争取到项目资金5200万元,有力保障了重点中心集镇、美丽乡村建设赋能发展、蓄势前行。
三是锚定发展“航标”,高质推进。整合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工业、文旅等项目资源,集中保障重点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推动“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延伸,采取“拆堵清绿平”综合措施,统筹开展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景观营造和典型培育。实行月进度报表和季度督导工作制度,分类别、分产业、分地域建立项目库、工作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协调疏通项目“难点”“堵点”。全市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政府投资2.28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各类生产要素交流汇集,撬动社会投资13.52亿元,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凸显。2021年,全市13个美丽村庄开工项目90个,完成投资4.05亿元,4个入围重点镇累计实施项目92个,完成投资34.94亿元,年度绩效评价全部位列全区前8名,其中盐池高沙窝镇获得全区年度绩效评价第一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