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吴忠市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坚持政策、结构、增信三个导向,引导带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聚焦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精准纾困,有力保持了贷款增量稳步快速增长,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策导向,小微企业贷款夯基降本。出台《吴忠市普惠金融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关于金融支持红寺堡区建设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政策措施》等文件,精准落实两项政策工具,发挥中长期大额授信产品优势,充分争取总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释放LPR改革红利。引导全市30家金融机构建立或修订了普惠小微绩效考核、尽职免责制度,建立中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信贷专项监测制度,不断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2021年末,全市贷款总量达到744.7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居全区五市首位;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61%,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14%;累计办理延期普惠小微贷款17.2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2.2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30.4亿元,同比增长34.6%;累计为小微企业贷款降息1827万元、减免费用790万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坚持结构导向,信贷资源供给量增面扩。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小微金融,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名单,加大对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的融资支持力度。2021年,共推送企业名单462家、获得融资136.8亿元,其中449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98.5亿元,分别占比97.2%和72%。开发推广专属信贷、线上信贷、随借随还贷款等产品,聚焦重点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奶牛尊信贷”“牛劲贷”“黄花贷”等信贷产品30余种。推出“防贫保”业务,为11.86万农民提供“防贫保”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保障59.28亿元,保障额度8.49亿元。推广使用线上融资“融信通”平台,成功对接融资283笔,金额47.3亿元,较2020年初增加26.6亿元。
三是坚持增信导向,担保基金激活信贷投放。持续支小支农,优化担保方式,实行由“三户联保”转变为提供一家优质企业担保的反担保措施,重点支持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并开展个人纯信用担保贷款模式。2021年,全市新增支小支农融资担保金额占全年担保金额的90%,支小支农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达到100%。出台全市担保基金整合方案,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撬动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信服务。2021年末,全市产业担保、创业就业担保等各类担保基金余额7.93亿元,较年初增长8.64%。吴忠开源担保公司放大基金组合效应,累计为全市39家养殖牧场提供担保贷款698笔、11.86亿元,覆盖率达92%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