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紧扣农业绿色发展主线,创新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构建“政策引导、机制突破、模式创新”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政策引导构建精准施肥新体系。制定印发《2025年青铜峡市有机肥施用与化肥减量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建立有机肥核心示范区2个和有机肥示范区5个,解决了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520亩的有机肥施用问题,每亩补助腐熟畜禽粪污堆肥260公斤。通过打造核心示范区、示范区,构建科学有效的有机肥运行机制,推动全市有机肥应用面积扩展至25万亩以上,逐步降低农户对化肥的依赖程度。
二是技术突破绘就生态农业新“土”景。以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战场,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的“三新”技术集成机制,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力推动全市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粗放向精准高效转变。截至2024年底,“三新”技术核心示范区成效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实施前10.9g/kg提升至12.7/kg,增幅达16.5%;在主要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57.15万亩,技术覆盖率高达93%;高效节水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面积为32.21万亩。先进机制和现代技术“双轮驱动”,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态农业的新“土”景愈发璀璨夺目。
三是模式创新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有机肥+一次性施肥+机械深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施肥技术模式,2024年全市化肥利用率在42%以上。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有机肥运行机制,打造“健康养殖—有机堆肥—改土培肥”一体化农牧绿色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增效,推进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绿色发展,切实达成了粪污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农业农村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