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时催人。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精准的服务保障和坚实的技术支撑,多措并举抓好春小麦种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春耕答卷”。共完成春小麦播种面积8.71万亩,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压实责任链条,筑牢春耕“责任田”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县、乡(镇)、村,落细面积、作物、地块及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成立了5个春耕备耕包县指导组,由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开展“四查四促”,查面积落实促任务完成、查农资储备促供应保障、查技术落地促标准提升、查防灾预案促风险化解,每日调度春耕进度,确保地块有人盯、技术有人管、问题有人解,压实责任推动春播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打好春耕“组合拳”
聚焦春耕生产全链条需求,协调多部门同步发力,提前储备优质春小麦种子3399吨、化肥 7.02万吨、农药 194.9吨,统筹调配投入春耕生产的大中小型拖拉机47418台、配套农机具55979台(套),同时组织245家农机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现有农机具维修、保养、调试,合理规划设置农机修理调试点、备品附件销售点,确保了在春耕期间“农机不断线、工作不断点”,跑出春耕“加速度”。
三、科技精准施策 拌种技术“全覆盖”
坚持“良种+良技”双轮驱动,主推抗逆性强、丰产性突出的宁春 4 号、宁春 50 号等 6 个春小麦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组建技术专班,将春小麦药剂拌种作为稳产保收的核心抓手,以技术革新筑牢病害防控屏障,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指导拌种比例、阴干时长等关键技术。全市8.71万亩春小麦实现药剂拌种100%全覆盖,为近五年最高水平。
四、气象护航生产,织密防灾“监测网”
加强与市气象局联合会商,综合分析我市入冬以来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冻土深度以及灌区春潮情况,预测全市春小麦适播期,指导种植主体和农户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准备,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播种,把好播种质量关。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3期、《农用天气预报》7期和《吴忠市气象信息专报》9期,全力做好今年春耕春播气象服务。
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小麦苗情转化关键期,持续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监测防控,为端牢“吴忠饭碗”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