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围绕自治区全力打造“高端牛肉生产基地”目标,以红寺堡区、同心县和利通区为主要产区的区域优势愈发突出,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持品牌强农,我市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品种选育,夯实良种繁育。推广肉牛优质冻精、选育选配等技术,支持建设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中心、良种繁育场,加快品种改良,扩大优秀种公牛、种子母牛规模,提高良种繁育和供种能力。每年推广优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冻精4万支。持续推进西门塔尔牛品种改良和安格斯牛品种选育,建立完善肉牛良种登记、选种选配、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体系。持续推进基础母牛增量提质,扩大基础母牛养殖规模。
加大基地建设,实现扩规增量。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现代化养殖园区,持续推进肉牛养殖出户入场(园),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家庭经营模式。实施利通区希蒙达农牧肉牛养殖场、红寺堡区三虎肉牛养殖场等建设项目。新建红寺堡镇中烟“飞地”、同心县韦州镇和马庄村等5个肉牛出户入场示范点。推广肉牛养殖“50”模式家庭牧场30个。2022年我市肉牛饲养量54.6万头,同比增长7%,实现产值21亿元。2023年1季度,肉牛饲养量44万头,同比增长16%。
构筑营销体系,加大品牌营销。紧盯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中国品牌促进会、国家品牌网在国内大中城市举办的“宁夏品质中国行”“乡味宁夏”等平台,组织利通区涝河桥、同心县瑞加祥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屠宰加工企业参加推介会、展销会。加大“涝河桥”“西部罗山”“回达黄牛肉”等牛肉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牛肉产品享誉全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