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吴忠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候鸟监测和巡护时发现意外之喜,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鸟类中的“大熊猫”—黑鹳,首次现身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再次刷新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
黑鹳是鹳形目鹳科大型涉禽,体长在100~120cm,多栖息于森林边缘、灌丛草坡山地、湿地浅水域等地,主要是以小型鱼类为食,因其种群数量稀少,故称之为鸟类中的“大熊猫”。黑鹳在我国分布较广,但数量极少,全球种群数量大概在3000只左右,在我国就有1000只左右。黑鹳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在我国和俄罗斯繁殖的种群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开始迁到长江以南越冬,次年春季3月初飞回繁殖地,黄河湿地是黑鹳迁徙主要栖息停留地,已连续多年在吴忠黄河段监测到黑鹳活动,并且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在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记录到尚属首次,这与我市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密切相关。通过近几年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黄河流域吴忠段生态环境逐渐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境得以修复,人类活动干扰减少,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理念逐步提升,像黑鹳、小天鹅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开始回归吴忠黄河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重现在我们面前。
体型较大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旁边的是喜鹊。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琵鹭在觅食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小天鹅,身体灰色的是小天鹅幼鸟(亚成体),白色的是成鸟。
鹊鸭游憩
吴忠黄河河滩湿地栖息的湿地鸟类
苍鹭“一枝独秀”
成群的绿头鸭在黄河河滩湿地栖息觅食
悠然自得的骨顶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