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列表>行政执法公示 >工业和信息化局
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暨2022年依法治市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1-13 来源: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中共吴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
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吴法发〔2021〕1号)要求,现就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多维度多层级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集体理论学习主要内容,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开展学习5次、研讨交流2次。充分利用干部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新媒体平台和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等载体和形式,通过集体学习、自学、观看网络庭审等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30余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廉政警示教育一刻钟”制度,坚持局党组会前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干部职工集体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等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以案释法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坚守底线,不碰“红线”。二是认真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在开元广场等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册、纸杯、抽纸、毛巾、围裙等宣传品2000余份,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谨记法律知识。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在共建朝阳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发放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资料300余份,同时在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治理过程中,积极向商户、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实地宣传《食盐专营办法》。为提高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做好节能降耗相关工作,印发工业节能政策汇编手册,累计向我市高耗能企业管理人员发放100册。邀请专家为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全市非公经济领域领军人才培训工程培训班”“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消防安全培训班”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宣传解读《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工业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2021年吴忠市第一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充分总结展示了市工信局自开展“七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成果,得到社会各界及评议团各位成员的高度认可,在履职评议活动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三是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依托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载体,累计主动公开各类工作信息2000余条。制定印发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府开放日”活动方案,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1次,邀请企业代表、社区工作者等19人参观我局机关运转情况,查看办文流程、办事流程、办会场所,召开座谈会,介绍单位部门组成、主要职责、重点工作和特色亮点工作,收集各参会代表意见建议并及时为各代表答疑解惑。
(二)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一是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局党组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全局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今年以来局党组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9次,制定印发了《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普法计划》《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普法责任制“四清单一办法”的报告》《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八五”普法工作计划(2021-2025年)》等。二是规范内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根据《中共吴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集中清理全市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吴法发〔2020〕7号)要求,开展我局内部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2件、政策性文件3件。根据《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调整市政府有关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通知》(吴政办发〔2021〕15号),及时调整行政要素,增加行政职权6项,取消行政职权3项,调整后保留行政职权12项。三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市工信局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5人,法制审核人员1人,2021年10月与宁夏麟祥律师事务所续签法律服务协议。
(三)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2021年吴忠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发挥减负办牵头抓总作用,凝聚助企减负发展的合力。实行工信干部挂钩包联精准服务企业机制和企业困难问题清单销号台账制度,全年共收集转办企业困难问题22件。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涉企检查的意见》(吴党办发〔2017〕32号),除自治区相关厅(局)及市委、市政府安排的考察调研外,严控对企业的检查、调研、督查、考察等活动。及时宣传和解读相关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申报落实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158家企业争取22类强工惠企政策资金约1.72亿元。实行涉企信访“开门接访”、定期下访和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今年以来接待上访人员2人7次,办结信访件1起,答复率100%。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今年以来,培育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严格落实涉企投诉事项快速反应和动态清零机制,及时答复国务院清欠问题线索台账系统转办事项,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今年以来收到国务院减负办问题线索1条,办结1条。
(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定》,购置执法记录仪6台、数据采集站1台,持续完善行政执法设施,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依法保障企业对行政执法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认真履行盐业主管部门职责,制定印发《全市盐业市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先后3次对各县(市、区)盐业主管部门工作情况督导,对全市5家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检查,突击检查各类商超、集贸市场、调料批发部、乡村小店等67户,抽查6个种类的小包装盐品80多袋,合格率达到97.7%以上。针对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经营许可证过期、个体商户私自销售无碘盐和碘酸钾含量不符合宁夏标准等违法行为,印发了《关于近期全市盐业市场检查情况的通报》,针对重点问题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和利通区进行调查整改。制定印发《吴忠市食盐供应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全市盐业市场应急管理。制定印发《吴忠市2021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对辖区内14家企业开展现场节能监察,依法出具“通知书”、“现场告知书”、“送达回证”、“现场检查笔录”等法律文书。坚持将日常监管与重要时段、重大节日督导检查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两会”期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电气火灾防控、百日安全专项整治等8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主要领导带队检查1次,分管领导带队检查26家次,聘请民爆行业专家检查16家次,累计排查隐患108条,截至目前,所有问题隐患均已整改完毕。按时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至宁夏“互联网+监管”平台,信息覆盖率达到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行政职权事项调整后,新增4项针对盐业市场治理的行政处罚权,自治区工信厅尚未就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进行系统培训,还未建立相应的执法有关制度,相关行政执法人员对执法流程和依据掌握还不够精准。二是“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还不够深入,普法形式有待丰富,普法主动性有待加强,还或多或少存在重“执法”轻“普法”现象。
三、下一步措施
一是不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工业系统。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集体理论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依托法律进企业等活动载体,积极采取专题讲座、集中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在工业系统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公示、全过程记录和法制审核作为提高行政执法成效的关键点,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持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扎实推进企业治理工作,督促协调有关执法部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执法的严肃性和精准度推动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理、依法履行社会责任。
三是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制定出台涉企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前,履行起草草案、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确保出台文件依法合规。严格执行政策申报标准和流程,依法落实惠企政策,积极主动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自治区强工惠企政策资金,落实市级工业奖补政策,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