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在吴忠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吴忠市人民政府
吴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1年吴忠市本级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市本级决算情况
(一)四本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754万元,同比增长4.6%,为预算的101.8%,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764,826万元;支出完成428,27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8.6%,增长2.3%,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709,861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4,965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3,769万元,为预算的97.6%,增长44.3%,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179,261万元;支出完成117,526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6.9%,增长6.7%,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175,48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3,777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74万元,为预算的10.7%(主要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昊通驾校资产处置收入未实现),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598万元;支出完成479万元,为预算的24.8%,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53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64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57,591万元,为预算的111%;支出完成213,362万元,为预算的100%;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44,22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16,151万元。
(二)政府债务和财政暂付款情况
截至2021年末,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70.8亿元,严格控制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限额82.6亿元以内。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基础设施、东片区学校、太阳山开发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市本级财政暂付款年末余额134,592万元,较2020年下降1090万元,暂付款规模继续保持“只减不增”态势。
(三)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坚持内聚外争,切实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量质双增”。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2.7亿元,增长18%,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资金需要。二是坚持积极有为,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发挥助企纾困积极作用。投入资金2.1亿元,支持农业提档增效;投入企业发展资金1.7亿元,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投入资金2.6亿元,支持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是坚持统筹安排,持续改善社会民生福祉。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资金3,270万元,减轻8,827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压力。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返还846家企业失业保险,惠及职工28,984人。安排教育资金6.1亿元,加大新建幼儿园、改扩建校舍资金投入。稳步提高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社保补助水平,统筹资金3亿元落实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发放。四是坚持聚焦重点,有效赋能高质量发展。投入资金3200万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投入资金2.1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资金5.2亿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五是坚持固本强基,不断提升财政监管质效。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5个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扎实开展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16项专项资金专项检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筹集资金10.4亿元,完成年度债务化解目标任务。
二、2022年上半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6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0,542万元,增长6.3%,为预算的49.2%;支出完成1,242,459万元,增长7.2%,为变动预算的52.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385万元,下降13.7%,为预算的18.7%;支出完成85,920万元,下降38.1%,为变动预算的36.9%。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6月底,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119万元,增长1.4%,为预算的54.8%;支出完成271,029万元,增长20.7%,为变动预算的5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47万元,下降65.2%,为预算的7%;支出完成52,216万元,下降50%,为变动预算的50.8%。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42,348万元,增长4.5%,为预算的54.1%;支出完成96,431万元,下降14.3%,为预算的40.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暂无收入,预算执行数为零。
(三)主要政策落实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聚焦政策落实,确保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市累计办理退税减税及缓税缓费18.78亿元。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支出增幅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落实支持扩大消费资金4400万元,发放各类消费券103.4万张,撬动社会消费2.94亿元,推动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二是聚焦资金争取,确保财力支撑持续夯实。争取各类上级补助资金159亿元,同比增长15.3%。通过竞争性评审,获得国土绿化示范项目、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等专项资金7.6亿元。争取新增债券6亿元,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实施。三是聚焦民生改善,确保投入占比不断提高。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支持办好城市排水防涝、老旧路面改造、危桥改造等30件民生实事,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达到110亿元,增长9.7%。四是聚焦重点领域,确保重大战略稳步实施。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建设,激活创新驱动潜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五是聚焦监督管理,确保财经秩序更加规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稳妥化解政府存量债务,扎实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规范工资津贴补贴,落实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有效提升财政管理工作质效。
与此同时,财政预算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在经济下行、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加之退税减税造成税收缺口,财政增收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加。二是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由于历史原因,暂付款、政府债务等“包袱”较重,加之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成交价款大幅收缩,给财政预算平稳运行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三是收入质量仍然偏低。税收收入增长乏力,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呈下降态势,收入质量堪忧。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受财源基础薄弱、税费减免,以及社保兜底、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求增大因素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财政预算紧平衡状态将更加明显。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落实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九大支撑”重点任务、“六大提升行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二是切实提升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保持上争资金力度不减,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力支持和保障新建、储备项目的实施。三是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风险管控,筑牢债务风险防线。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加强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提前算好财政收支明细账,统筹年度预算平衡。四是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以查促改、以查促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财经秩序。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