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300049/2023-00005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3-02-14 | |
---|---|---|---|---|---|
有效性 | 有效 | 发布机构 | 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 责任部门 |
红色激能 数字赋能 “易办·吴优”让群众企业办事无忧营商环境吴忠更优
“一件事一次办”是自治区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吴忠市闻令而动、对标对表,针对群众企业办事跑多个窗、排多次队、提交多份材料、办理周期长等堵点痛点,以“只跑一次”、“一次不跑”为目标,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和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资源,开发建设“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开启“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有速度的审批、有温度的服务,打造“群众企业办事无忧,营商环境吴忠更优”的“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品牌,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资源整合,办事“一窗进”。针对各部门窗口独自办理的事项,在保持基本稳定前提下,将部门原有“专窗”按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改造设置“综合窗口”,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实现“只跑一次”、“一次不跑”。针对跨部门办理事项,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划定集中区域设立一窗受理区,设置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15个,后台10个,通过“调转招”方式进驻人员47名。“调”:由涉及“易办·吴优”平台业务审批的部门从现有窗口人员调剂进驻;“转”:撤销传统综合代办窗口,由“轮流坐庄”的部门各派1人;撤销年办件量少的部门窗口,人员整体转入“综窗”。“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综窗”专职人员20名。
二是流程再造,受理“一窗收”。梳理“一窗受理”事项。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先后分两批梳理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2件,涉及开店、办证、经营三大类,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办好”。再造优化流程。对每个办理项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进行梳理,重塑权责关系,变一环套一环串联审批为同步并联审批,变部门分办、独立办为协办、联合办,倒逼各部门消除模糊语言和兜底条款,大幅压减自由裁量空间。编制标准化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易办·吴优”一件事一次办标准化手册》,作为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的工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制作《“易办·吴优”办事指南》,为群众企业办事提供清晰指引。
三是数字赋能,办理“一网通”。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和吴忠城市数据运营中心资源,开发建设“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互联协同共享。纳入平台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一口入、一口出,网上全链条封闭运行。率先在全区应用RPA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精准识别、自动填表、证照复用等“利器”优势,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按照审批人员授予的权限,登录专网执行并联操作,让“听话”的机器人成为审批人员的“录入员”和政务数据的“搬运工”,使办理“一网通”得以真正实现。
四是党建引领,服务“一站式”。激发红色动能。坚持把支部建在大厅上,在窗口党员中倡导“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理念,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示范带动全体窗口人员甘做“红小二”,争做“红帮办”,为群众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帮办代办等贴心“一站式”服务,全力打造“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易办·吴优”党建服务品牌。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不见面”“网上办”“无接触”方式,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为群众提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认真开展“我和群众心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设特色办事窗口6个,为老、幼、病、残、孕、军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贴心服务,倾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实行“窗口无权否决”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示范带动全体窗口工作人员践行“窗口无权否决”承诺,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全面推行“好差评”。通过网页、短信、评价器、二维码等线上、线下方式,建立了从发现、监督到整改、反馈的群众评价全流程工作机制,倒逼窗口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