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四举措”实施“青英归巢”项目激发引才留才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02-22 来源:共青团吴忠市委员会
吴忠市多措并举推动吴忠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吸引吴忠籍青年学子了解家乡变化、认识吴忠市情,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和信念,构建了一幅大学生“青英归巢”、反哺家乡的美好图景,共同助力吴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搭建平台“引”回来。积极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群团组织、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根据区域设置岗位需求,征集大学生实践岗位需求。通过共青团中央“创青春”、团属新媒体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信息,设置公益实践、兼职锻炼、政务实践、企业见习四个类别,按照“择优遴选、调剂分配”的方式,经过岗位筛选、双向匹配等程序,在3000余名报名学生中选用2450余名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二是创新方式“育”出来。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岗前集中培训,讲解基层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大学生快速转变身份、进入工作状态、融入工作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供需匹配。邀请乡村振兴带头人、创业青年、选调生与大学生进行座谈交流10余次,通过分享返乡工作、创业经验和心得体会,提高大学生基层工作兴趣。全市各级团组织和用人单位坚持全周期、全过程引领,采取多重措施提升大学生实习的获得感。用人单位指定一名成长“师傅”,负责对大学生传帮带。从小事做起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拓展业务领域知识面,补齐阅历短板。实施团委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制度,通过量化打分、综合评分等方式,评定优秀“返家乡”大学生500余名。三是立足岗位“用”起来。为丰富返乡大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将“扬帆计划”与“返家乡”结合,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各用人单位立足岗位实际,组织大学生参与了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早茶文化节、乡村振兴、“春运暖冬”等活动。围绕青少年权益维护,开展“不做夏日孤泳者”防溺水科普教育、“青春自护·平安春节”“拨浪鼓”线上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230余场次。聚焦了解家乡变化,开展“学习家乡历史·体会家乡文化”红色主题教育、“知行青春”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前往吴忠仪表、红寺堡区乌沙塘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园、狮城宁好电商网批(西部)运营基地等地进行观摩研学,引导返乡大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为将来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奠定基础。四是优化服务“留”下来。将“吴忠籍在外学子家乡行”活动纳入《吴忠市“企业育才、企业用人”实施方案》,印发《支持青年发展政策清单》,推动市、县两级出台普惠性青年政策12项,邀请市委组织部、人社局为“返家乡”大学生面对面讲解人才引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一为大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障学生实践期间的安全。加大宣传力度,在共青团中央网站、宁夏新闻网、吴忠日报、“看吴忠”和团属微信平台发布大学生实践活动信息、感悟100余篇,动态记录大学生的实践生活,积极唱响吴忠青年好声音。建立吴忠籍大学生人才库,实行常态化联系,精准推送吴忠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岗位信息,引导大学生了解家乡情。通过加强青年人才政策、平台、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人才质量,为大学生干事、创业“衔泥筑巢”,引导大学生青年人才真正“回家”。